北京白癜风手术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a_5390504.html导语:在宇宙中的千万行星中,地球可以说是在人类探究过的所有行星中最为特殊的一个,这个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奇特星球,是如何形成的,这里就来说说关于地球形成的推测。
01关于地球形成的猜测
早在18世纪,法国生物学家布丰就在他的「彗星碰撞理论」中打破神学的束缚。以此为基础,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关于如何形成地球的学说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有科学根据的学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彗星碰撞理论
在太阳系形成的早期,由于太阳的引力,一颗巨大的彗星被拖向太阳,并与太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将一部分太阳物质抛入太空,留下的碎片和抛入太空的太阳物质逐渐融合在一起,最后形成今天的地球,以及太阳系中其他种类的行星、卫星、小行星。
2、陨星说
这一理论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其理论解释是,陨星的聚集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太阳,也就是太阳系中的所有天体。
3、星云理论
年,法国天文学家拉普拉斯在他的著名科普读物《宇宙系统论》中提出:太阳的形成是由于星云的积累,而行星的形成是由于太阳释放出的气体物质的积累。
02地球形成理论验证——“星云说”并不成立
康德的“流星说”和拉普拉斯的“星云说”虽然在描述太阳系的形成方面略有不同,但都认为太阳系是由于物质的积累而形成的,所以可以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假说,当时已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拉普拉斯的“星云理论”不再适用,因为这一理论存在着一个非常严重的漏洞,那就是逆卫星和异常的角动量分布。
据天文学家观测到的天文数据显示,目前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7%,角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为0.73%,而其它八大行星以及所有卫星、彗星、小行星群等的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比例仅为0.13%,但它们的角动量占总质量的比例却高达99.27%,这种奇怪的天文异象在天文学上被称为“太阳系角动量分布异常问题”。Lapras的“星云说”无法解释这种奇怪的天文学现象的成因,同时现代天文探测也显示出,越来越多的恒星和恒星之间会有互相撞击的现象。
03由“彗星碰撞理论”发展而来的新理论
由于在宇宙间会有天体碰撞这一事实,布丰所提出的“彗星碰撞说”也许是对的,并由此演变出一套新的“灾变说”理论。包括“灾变论”和“演化说”。
1、灾变论的不足之处
“灾变论”在海外十分流行,其理论解释是物理现象正处于某种巧合状态,因此“地球碰撞火成论”最具代表性,其解释是:早在46亿年前,上万亿的小天体互相碰撞,聚集成一个巨大的火球,冷却后形成今天的地球。但这一理论直到今天仍有一些问题,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加以解释。
例如:如果早期的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火球,那么高温的火球怎么会产生占地球表面71%的海洋?撞击过程中,彗星和陨石中的水分子是如何提取出来的?彗星和陨石所携带的水分子确实可以用几千米深的海水来平衡估计。
尽管撞击所产生的高温可以使水分子蒸发,但气体的上升高度是有限的,气体的密度过大会聚集成水,这样,蕴藏在彗星和陨石中的水分子就不可能通过高温来提取。即便水分子在碰撞时所产生的高温能够将其从彗星和陨石的内部提取出来,从而形成“水坑”,但如果再一次彗星和陨石的碰撞落到“水坑”中,水分子就不能再被高温提取出来了。
如果地球上的轻元素来自彗星和陨石,那么撞击的速度和温度将会导致彗星和陨石中“彗尾”的一部分被烧毁或被吹走。不过,目前地球内部仍存在大量轻元素{例如氢、碳、氧、等元素},并且在地壳和地幔内也有大量水分子,上述两个事实表明,早期的地球在其形成时根本没有“碰撞火成”过程。
2、“演化说”的缺点
“演化说”是星云逐渐累积为恒星和行星的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和康德的“陨星说”。
Lapras的观点认为,早期太阳系星云在聚集到“原始太阳中心点”的同时,其外围的物质也在一起形成了物质环的环状结构,每个物质环都绕着一个中心点旋转,而那个中心点就是早期的原始太阳,物质环在每个物质环上聚集起来,又变成行星。
“太阳星云”和“行星星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星云系统,它们在相互积累的过程中像齿轮一样旋转,而原恒星和原行星则是在像齿轮一样旋转的机理中形成的。
以下问题同样存在于拉普拉斯的“星云说”和康德的“陨星说”中,无法得到科学的证实。
“太阳星云”聚集到中心点时,密度会随着体积的减小而增加,这同时也是自旋速率变化大会导致“太阳星云”中心点角动量增加的原因,但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其角动量仅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0.73%,而8颗行星以及所有卫星、彗星、小行星群等的质量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比例仅为0.13%,但这些天体在太阳系系统中所占的比例则达到99.27%。这说明太阳系“演化说”至今仍不能成为正确的理论基础。
当“太阳星云”聚集到中心点时,它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圆形的物质环,太阳则形成了一个圆形物质环的中央区域。而如今,所有行星的公转轨道都呈现出椭圆形,而太阳则是椭圆形公转轨道半轴的焦点。假如行星是由物质环演化而来,卫星形成的机理何在?由于物质环中的物质在轨道上以碰撞的方式聚集形成行星,因此不可能通过制造物质环来形成卫星。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在这个区域内有多达50万颗小行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物质环”,这些小行星有各自的轨道和引力范围,它们都围绕着太阳中心运行,但在轨道上的小行星不会互相碰撞,从而形成大型行星。
结语:综合上述的事实,目前所有的地球起源理论都存在着很大的漏洞和无法解释的事实,所以关于地球是怎样形成的!科学界至今仍无法解释这个谜。希望随着更多科学的发现可以揭开地球形成的谜题。